中醫所謂「理、法、方、藥」,如果真要紮實學完,那太久了。自修也不太可能就自己都會了。於是想到先從簡單的入手。治療小感冒,應該是一個很好的入門吧!在網路中找到了倪海廈中醫師的一篇文章「 禽流感與流感」,再配合所謂的八綱辨証的方式以及景岳全書的十問病人,來好好的學習一番吧!
首先,先確定流感或感冒基本上是病急、病程短、病位淺等特色。如是慢性病就不適用於這篇文章了。以下為節取倪中醫師的文章以練習辨証
第一: 桂枝湯症---病人出現有汗(表熱),怕風吹(風表),頭痛(外邪束表),有點發燒(邪在表,衛氣對抗),肌肉有些酸痛時(不固定位置,外邪束表),就可以服用它,如有咳嗽氣喘時加些厚朴杏仁就可以了.
第二: 麻黃湯症---病人出現極度怕冷(表受寒),發燒(邪在表,衛氣對抗),身體疼痛(風寒束表),完全無汗時(風寒束表),請立刻服用它.
第三: 葛根湯症---中醫的寒溫之爭在此,溫病派認為傷寒家沒有治溫病方,所以只有他們的寒涼藥物才可以治溫病,這是因為他們沒有讀通傷寒論導致的,而葛根湯就是經方中治療溫病的處方,病人出現項強,頭痛,發熱,有汗(更正一點:或是無汗都可以,我忽略掉這一點了),喉嚨痛時, 就可以立刻服用它,尤其小孩子幾乎都是葛根湯症,因為小孩好動成性,在身體出汗發熱時得到的感冒,因此就出現病得自溫熱,這就是葛根湯症了.
第四: 麻杏甘石湯症---病人咳嗽不止,痰出黃粘(熱痰,肺受熏灼),胃口尚好時,可以吃此方.
第五: 大青龍湯症---病人出現怕冷(表受寒),無汗(風寒束表),發燒(衛氣對抗),咳嗽重,咳出黃痰(熱痰,肺受熏灼),身體痛(風寒束表),口渴重,喜喝冷水(裡火盛),沒有胃口時(中焦),就吃大青龍湯,這就是SARS與禽流感的主要症狀.
第六: 小青龍湯症---病人有怕冷(表受寒),無汗(風寒束表),發燒(衛氣對抗),咳嗽重,出白痰(裡寒),無渴(未漡津液),身體痛,沒有胃口時(中焦),就可以用它了.
第七: 小柴胡湯症---病人忽冷忽熱(邪正相爭,半表半裡),加上嘔心,胸脅苦滿時(肝膽、中焦),請服用此方,還有女子月經期來時正好得到感冒,就喝此藥,如有咳嗽氣喘時加些厚朴杏仁就可以了.
第八: 大柴胡湯症---如果病人出現便秘(下焦),又有忽冷忽熱(邪正相爭,半表半裡),胸脅苦滿時(肝膽、中焦),兼有發燒(要注意是否有裡証)此時請用大柴胡湯.
這篇文章是我練習辨證用,真的生病了,還是要找醫生治療才是。
這篇文章寫了好久了!一直想把它再延續整理出來,真的很難!只好先停筆!下次有機會再繼績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